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如果拿掉焦虑基因,人类会更快乐一点吗?

2017-08-30 14:05:53知几基因研究院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里写到,恐惧是我们面对着威胁,但是知道威胁是什么,但是焦虑是你知道自己面对着威胁,但是却不知道威胁自己的对象是什么。弗洛伊德则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中,将焦虑现实焦虑,道德焦虑,神经焦虑三种。



1.

焦虑已经越来越普遍


而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每个人似乎都时刻处在焦虑之中:


小A:房子限购了,房价又涨了,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

小B:涨工资的速度跟不上涨物价的速度,应届生都拿的比我多,我该怎么办?

小C:朋友都结婚了,我还单身,这不,七夕虐狗节又到了……

小D:十分钟过去了,刚发的朋友圈还没有人点赞,是不是我发的姿势不对?

E:刚才谈话的氛围不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沉默了,是我说错了什么……


实际上,目前的学术界的共识是,焦虑在通常情况下并非来自明确的单一刺激,更多的是由环境中多种潜在性或推测性的威胁触发的情绪调节反馈,是神经领域的常见疾病。


尽管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在药物控制中投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力,但目前仍旧是自我治疗占据了主导,效果也是不痛不痒。




2.

基因实验中的转机


但现在,基因研究中的突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转机。


今年8月,美国犹他大学做了一个关于焦虑和基因的实验,发现焦虑跟大脑中的某个基因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小鼠和斑马鱼的大脑中移除一个叫做LEF1的基因,结果这些动物更焦虑了。


比如,在斑马鱼的案例中,正常情况下,斑马鱼在感受到焦虑的时候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以躲避捕食者。但当科学家们移除鱼脑内的LEF1基因后,它们几乎很难在捕食者面前及时的隐藏自己,也不愿意探索周边环境,大多数时候都是静静的呆在水底。


或许,你会有疑问,实验对象是小鼠和斑马鱼,这个方法在人身上也会奏效吗?

答案是,有相似也有不同。


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相似程度超过87%,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极其突出


在动物世界里,焦虑也是广泛存在的,不管是果蝇、小鼠还是小龙虾。尽管不同物种的脑部结构和复杂性差异不小,但关于情绪的调节大多是由基因LEF1通过对神经细胞信号的识别来实现的。


不同物种间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在基因LEF1所识别的神经细胞信号上。


当基因LEF1缺失,会促进黑色素浓集激素(PMC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后者将与CRHbp蛋白质(CRHbp)结合;而CRHbpPMCH恰好是下丘脑表达中的关键成分。


实验表明,基因LEF1缺失与20多种情绪障碍有关,如抑郁和焦虑;此外,这部分区域还参与了如睡眠、进食、通过垂体分泌荷尔蒙等关键动作的调节。


这个实验,让焦虑的彻底根治有了希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再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再是通过药物和自我治疗,只需要去医院做个基因移除就好了。一秒就能回到无忧无虑的稚童时代。


英国插画家Gemma Correl作品《生活中的恐怖故事》



3.

焦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但焦虑可能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对焦虑的厌恶,恰恰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缓解它。有的人总是倾向于采用强迫行为来减轻焦虑,长期下来就会形成强迫症,而如果是长期拖延回避呢,则会形成拖延症,还有的人,过度依赖药物来缓解焦虑,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是转向抑郁。


“焦虑的作用最初在于保护穴居人免受野兽与野蛮邻居的侵扰。今日,焦虑的情景已大不相同。我们害怕在竞争中失败,感到不被需要,孤立无援,浪迹天涯。但是焦虑的作用仍然在保护我们免于带来相同的危险:我们的实存、或者我们认同的价值。除非我们以冷漠或者麻痹自己的感性与想象力为代价,否则这种生命的常态将无法避免。”(摘自罗·洛梅《焦虑的意义》)

 


通过前面斑马鱼的案例,我们也能看出,适度的焦虑能帮助动物们激发潜能、化解危机;在人类世界呢,也是相通的。比如,很多艺术家也是需要在一定的焦虑中进行创作,其实是将焦虑用其他方式进行了表达。


毕加索创作于“蓝色时期(1901~1904)”的作品《弹吉他的老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机会选择,你愿意拿掉你的“焦虑基因”吗?



参考文献

1. Rollo May《The Meaning Of Anxiety》,Published in Nov 2010,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 University of Utah,Manipulating a single gene defines a new pathway to anxiety, Medicine Press, Published online Aug 2017

3. Ivan Dimitrijevic,overthinking worriers are probably creative geniuses,lifehac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