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不伴癌症的内异症中癌症相关突变

2017-05-17 18:29:17协和妇产科文献月报

 

内异症定义为异位的内膜间质和上皮组织,累及10%的生育期女性,可以导致盆腔痛和不育。内异症病灶可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炎性病变,但也具有癌症的一些特点,如局灶浸润、对孕激素的凋亡治疗有耐药等。一项发表于NEJM的研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24例患者)和癌症驱动基因靶向测序(3例患者)分析了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病灶中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通过在显微解剖的上皮和间质中进行确认。有12例患者病灶的上皮和间质成分通过微流体数字PCRdroplet digitalpolymerase-chain-reaction)分析反复活化的KRAS突变。

结果,24例全外显子测序显示19例有体细胞突变(79%)。其中5例患者包含已知的癌症驱动突变:ARID1ABAF250APIK3CAKRASPPP2R1A。这些结果通过安全测序系统(Safe-Sequence System)或免疫组化分析得到确认。在没有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驱动基因受累的可能性估计在P = 0.001的水平(二项检验,提示这些突变的发生不太可能是偶然出现的)。在3例靶向测序和12例微流体数字PCR分析的患者中,分别证实2例和3KRAS突变,均出现于上皮中,而不是间质中。有1例患者包含2种不同的KRAS突变,即c.35G→Tc.35G→C,另一例在三处不同的病灶中均出现KRASc.35G→A的突变。

可见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没有恶性转化风险的患者中,可以发现体细胞驱动突变。在39例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病灶中有10例(26%)有驱动突变,这些检测出的体细胞突变似乎仅限于内异症病灶的上皮成分中。

这些驱动基因的出现似乎不足以导致内异症的转化或向癌症的进展,而可能提供内异症上皮细胞的选择性优势。这种上皮成分的选择性压力导致相同病灶中不同克隆细胞群的出现。这些驱动突变是否等同于基因组功能或表观遗传性事件,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些突变基因的发现不仅可作为进一步探索内异症发病的基础,也为内异症生物学及临床行为提供了新分型的基础。根据这些结果,研究者认为在内异症所有分型开展分子学研究也许是有道理的。

 

文献引自:Anglesio MS, Papadopoulos N, AyhanA, et al. Cancer-Associated Mutations in Endometriosis without Cancer. N Engl JMed. 2017;376(19):1835-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