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转基因技术为何难以推广?

2017-05-18 08:43:37品牌圈圈

 

这几天,“转基因”再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讨论最多的应该要数“曾经的反转斗士转而拥护转基因”了。


 

曾经的反转斗士:马克·林纳斯


 

让曾经的“反转斗士”站出来为转基因技术说话,的确是不错的方式,至少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力,让吃瓜群众们又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了。


 

关于转基因,由于本人并不是专业人士,就不过多讨论它究竟是好是坏。(其实就算专业的人士也不见得说得清,几个月前我去问一个美国在读的生物学博士,他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结论——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究竟是好是坏)


 

这篇文章只是想从品牌和营销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转基因的推广会如此艰难?


 


 


 

一、“转基因”的名字,给你什么样的体验?


 

“转基因”这个名字是从哪儿来的?


 

答案很明显,它肯定是从实验室,研究所之类的专业机构出来的,也就是那些科学家取的。


 

科学家们为了表达科学的严谨,往往会给自己的研究成果取一个“更加客观”的名字。比如转基因,就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眼中的技术成就,普通民众不一定会买账,这是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事物,在科学家眼里和普通消费者的眼里是完全不同的。


 

在科学家的眼里,草丛里的一堆东西可以通过发酵制成有机填埋肥,从而生产出天然可口的有机蔬菜;而在普通人眼里,那就是一坨屎,并且避之不及。


 

说回转基因。一提到“转基因”三个字,在科学家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关于基因科学的画面,以及对科学的颂扬之情。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由于他们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背景知识,”转基因“三个字唤起的可能更多是类似这样的画面: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如果你去看看一下那些经常谈论“转基因”的,大部分都是中年甚至是老年人,从概率上来说,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生物科学不可能有多深的认识。


 

数据来源:FooAds
 


 

虽然“转基因”这个名字客观表达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但从技术的推广效果来看,它肯定不如”高产能”,“抗虫害”,“高保鲜”这样的“模糊性”词汇,而采用这种“模糊性”有三大好处:

 

  • 直接说明产品能带来的利益;

 

  • 一项技术更容易推广于多个明确的细分市场,比如”高产能“主打农户市场,而”高保鲜“主打超市市场等等,从而快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 减小因名称而产生负面联想的可能性;


 

除了转基因,很多科技类产品之所以推广难,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商家过分追求客观事实。


 

典型案例:活性炭大法好


 

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水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大家真的愿意喝泡过那些”黑炭“的水,即使他们真的在喝...


 

而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消费者是否感知到了那些黑乎乎的活性炭的存在。

 

聪明的商家会这样展示自己的净化原理:


 


 

而那些”忠厚老实“的商家喜欢这样表达:


 


 

其中的区别并不在于图片的美观,而在于你是否“赤裸裸”强化了活性炭的存在。结局很明显,第一款大卖,而第二款目前的累计评价数还是0。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既然大家都明白这里面是活性炭,为什么不明确表达出来的反而更受欢迎?”


 

关于这个问题,运用上文提到的有机蔬菜就可以解答:虽然你知道有机蔬菜是用粪便浇灌的,但当你大口咀嚼这些美味的时候,你希望旁边有人告诉你这一点吗?

 

有时候你需要刻意“模糊”产品的某些属性,哪怕它是产品的核心。


 

所以,如果真要推广,建议将“转基因”换个名字。(嗯,这样做的确“不太道德”)


 


 

二、技术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袁农平的杂交水稻这么好推广,而转基因就这么难推?


 


 

这是因为:相比于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会给人更多不确定性。


 

杂交水稻是什么?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不管怎么杂交,它始终都是水稻和水稻之间的事,与其他物种无关,很明确。


 

而转基因就不一样了,它是在不同物种之间发生的,也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些物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换”。


 

“不确定性”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它无法给人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会让人感到不安。


 

举个例子,以下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更让你感到不安?


 

  • 医生:“这符药由于含有少量巴豆,所以你吃了之后,前两天可能会有拉肚子的情况”;


 

  • 医生:“这符药由于成分比较复杂,所以你吃了之后可能会有拉肚子的情况”;


 


 

我想没人敢胡乱吃第二种。


 

虽然它们都是同样的药方,但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外卖APP或淘宝都会显示你的外卖或快递目前到什么地方了,就是希望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来减少你的焦虑和不安。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难怪人们会对“转基因”产生如此之多的遐想,甚至被提高到“阴谋论”的程度...


 


 

三、推广过于急躁


 

不得不说,转基因技术的推广的确是过于急躁,或者说有些人太希望它马上普及了。


 

然而,历史上大部分突破性技术,在推广初期都是阻力重重,即使是一些在今天看来是“伟大发明”的东西。比如汽车,最开始被人们认为是“魔鬼的化身”;比如纸尿裤,最开始被人们认为是不负责任妈妈的选择;再比如土豆,在推广初期,也是各种无奈:


 

那是很早之前的德国地区,随着人口密度提升,灾荒越来越多,于是国王就想鼓励人们种土豆,因为土豆亩产高,能解决饥荒。


 

不过,当时的农民根本听不进去,他们都认为土豆是一种即丑陋又低贱的食物,甚至怀疑它到底能不能吃,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食用土豆中毒的说法。


 

更令当局苦恼的是:无论怎么宣扬土豆的好处,人民就是不买账!


 


 

直到后来,国王就换了一种新方式:他颁布法令,说国家引进了一种新的作物,但该作物只能贵族才能种植。好奇的农民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高贵”的作物,直到后来有人故意“放了点风”,他们才知道原来土豆就是这种高贵的作物,并把此消息在社会上到处传播和讨论...


 

等大部分人们都认可土豆之后,国王再取消了“只允许贵族种植”的法律,让所有人都可以种植。这样一来,土豆也就推广成功了。


 

所以,转基因最好的策略是先找到一个适合它的小市场(就像当时德国的贵族一样),并且不要急于向人们推广,应该先让人们产生对它的渴望。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强行推荐”。


 


 

四、谣言太可怕


 

由于上文提到的关于转基因的种种属性,自然也就滋生了一批批反对的声音甚至是谣言。


 

其中最可爱的应该要数把转基因归为“美帝主义阴谋”的言论了...


 


 

不得不说,还真是高手在民间,你看这打油诗,读的是朗朗上口,都快赶上三句半了...


 

这是没办法直接制止的,毕竟转基因本身带有“科幻色彩”,难免会有些洞比脑大的言论会出现。(PS,暂不讨论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恶意谣言)


 

不过,看着吧,如果真准备推这个技术了(应该是必然趋势),肯定会有一些“持相反观点的谣言”会跟着出现。


 

就拿“可乐会杀精”这个谣言来说,之前大部分人相信它,就是因为它太直观了,并且关系到几乎所有人的利益,不过最重要的是:它还很有话题性——可乐与性,可乐与后代,可乐与婚姻等等...


 

而就在前几天跟朋友吃饭的时候,我们又谈论到“可乐杀精”这个话题,朋友说他也不信,但原因是:


 

“之前科学家做过实验,他们把少量可乐注入到女性的XXX,然后他们发现里面存留的精子只是活性暂时减小,并且只是少数现象,可见可乐对精子本身并无伤害。”


 

拜托!这本身就是谣言好吗!(PS,那位朋友是搞技术的,对舆论什么的没概念)


 

但不得不说,这种“反谣言”的确挺成功,因为它也很有话题性。(通过让人浮想联翩的“科学实验”)


 

所以,对于那些想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人来说,也不用太担心谣言,如果真想制止谣言,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制造相反观点的谣言,比如:


 

  • “震惊!反转基因幕后指使人居然是李洪志!”


 

  • “转基因技术研究者在迪拜的地位仅次于皇室成员!国王为他们举办婚礼。”


 

反正现在谣言早就是一种产业了...


 


 

好了,大概就说这么多。


 

最后,关于转基因,我只能说它的确是一项伟大的技术,但还不是伟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