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基因治疗正在路上 基于罕见病治疗领域的道路选择未必通畅

2017-05-27 16:29:15CPhI制药在线

 


 

基因治疗被业界认为是继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之后的第三代治疗药物。研究发现,罕见病通常由基因变异导致,据统计目前的单基因疾病数目已经超过了7000种。但罕见病目标患者人群的极度稀少意味着基因治疗用于单一适应症时狭小、乏力的市场空间。


 


 

1972年,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将基因治疗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假设,全球首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开始于1990年。近些年来,有关基因治疗的研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从事基因治疗技术开发的大多数都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创业型技术研发型公司,这其中包括了拥有36项遗传病基因检测技术的23andMe、致力于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基因检测的Veritas Genetic公司以及植物基因精确编辑公司Caribou Biosciences等知名公司。基因治疗这种方式旨在通过基因的表达、沉默等功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基因治疗被业界认为是继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之后的第三代治疗药物。

       

 

目前,在欧洲已经有两款基因治疗药物获得了EMA的批准。2012年,UniQure公司的Glybera获得了EMA的上市许可,成为欧盟历史上首个获批的基因治疗药物。2016年5月,EMA又批准了GSK、Telethon 和OSR共同开发的基因疗法Strimvelis。在美国,Spark Therapeutics公司已经向FDA提交了基因疗法SPK-RPE65的BLA申请,该产品有望成为FDA批准的第一款基因治疗药物。

       

在基因治疗中,目标基因的构建与获取并非难事,基因从活性物质转变为可供临床使用药物的关键在于能够将基因安全、高效地转运至机体特定细胞部位的递送载体。上述两款EMA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中,Glybera采用的是AAV载体,Strimvelis采用的是逆转录病毒(MoMLV)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和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载体这两类基因递送载体的使用标志着基因治疗2.0时代的开始。


 

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基因治疗阶段可以称之为1.0时代的话,那么基因治疗2.0最主要的变化就在于新的基因治疗药物使用了相对高效安全的病毒递送载体。比较而言,这两类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一代基因治疗方式存在的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可以降低重组基因插入到错误位置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也避免了病毒载体引发的机体过度免疫反应。目前,在研的很多基因治疗药物都采用了上述两类病毒载体作为基因的递送工具。

       


 


 

然而,根据最新的消息,首个获得EMA上市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Glybera即将在今年10月正式退出市场。据悉,昂贵的治疗费用是当前限制这款基因治疗药物市场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投票】有价无市!全球最贵基因药物即将退出市场》

 
 

Glybera用于脂蛋白脂肪酶缺乏(LPLD)的成年患者的基因治疗,Strimvelis用于腺苷脱氨酶缺乏导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ADA-SCID)的治疗。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款EMA批准的基因治疗新药的适应症都属于罕见病的范畴。研究发现,罕见病通常由基因变异导致,据统计目前的单基因疾病数目已经超过了7000种。


 

目前,在开发新的基因治疗药物时很多基因治疗公司都倾向于从非常严重的单基因罕见遗传病领域着手。这一方面的考量主要是基于针对罕见遗传病的新药申请更加容易获得药物监管部门的上市批准;另外,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原因也更加容易识别和定位,比如对于SCID这种疾病,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检测能够相对容易地知道导致患者疾病的突变基因。

       

时至近日,基因治疗依然存在着很多技术挑战,这一全新的治疗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从创新药物价值实现的角度观察,基因治疗新药开发基于罕见病治疗领域的道路选择未必通畅。

       

罕见病目标患者人群的极度稀少意味着基因治疗用于单一适应症时狭小、乏力的市场空间,面对当前各国日益吃紧的医疗开支预算,治疗费用高昂的基因治疗药物在大概率上是很难进入到医保支付范围的。


 

以Strimvelis为例,据估计目前在欧洲每年ADA-SCID的新发现患者仅仅约有15名,一次性疗法的价格大约为66.5万美元,而Glybera的治疗费用甚至高达100万美元。如果这类新药的消费需求持续走低、支付保障难以兑现,那么类似Glybera即将退出市场的现象很可能并非孤例。


 

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创新药物在获批上市之后只有通过可观的销售回报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当下这种缺乏价值实现路径的大环境之下,定位于罕见病治疗领域的基因治疗新药开发显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来源: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