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2016-2017年“改写教科书”的“颠覆性”基因研究成果

2017-07-10 23:00:03基因小红书


近期,DNA复制与我们想象的并不同、肺部具有造血功能、DNA 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小脑不仅控制平衡等发现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讨论。本专题带大家全面回顾2016-2017年“改写教科书”的“颠覆传统认知”的基因研究。一起来看看哪些认知其实已经被刷新了吧!

 

1# Cell:首次亲眼见证!DNA复制与我们想象的并不同

 

 

2017年6月15日,发表Cell杂志上题为“Independentand Stochastic Action of DNA Polymerases in the Replisome”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了单个DNA分子的复制画面,并且获得了一些惊人的发现。研究称,DNA复制的随机性要比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传统的观点认为,DNA复制中,前导链和后随链上的聚合酶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协调的,复制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其中一条链上的聚合酶不会领先于另一个。然而,这一研究证实,先导链和后随链之间并没有互相协调,它们完全是自主的。有时,后随链合成停止了,但先导链的合成却在继续增长。

 

2# PNAS:第一个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

 

 

2017年3月6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题为“Deep-seavent phage DNA polymerase specifically initiates DNA synthesis in the absenceof primers”的研究发现了自然界已知的第一个不需要引物的DNA聚合酶。

 

3# PNAS:无需染料,DNA会自然“发光”

 

 

几十年来,教科书上的知识表明,活细胞内的大分子(如DNA、RNA以及蛋白质)本身不会发荧光。当进行大分子成像时,需依赖于荧光染料来提高对比度。然而,2016年8月17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题为“Superresolution intrinsic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chromatinutilizing native, unmodified nucleic acids for contrast”的研究发现,事实上,活细胞内的大分子可在自然条件下发荧光。

 

4# Nature子刊:为何构成生命蓝图的是DNA,而非RNA?

 


 

2016年8月1日,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题为“m1A and m1G disrupt A-RNA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trinsicinstability of Hoogsteen base pairs”的研究首次显示,RNA碱基移动时整个结构会瓦解,而DNA则可以任意扭曲和改变形状来弥补化学损伤。这也解释了为何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库,而不是RNA。

 

研究人员解释称,DNA可以通过翻转碱基和形成“Hoogsteen碱基对”来弥补DNA化学修饰带来的损伤,但相反,若这种修饰出现在RNA中,那么将破坏RNA的双螺旋结构。对于该研究,杜克大学发表新闻稿称,这个发现可能会改写教材中关于DNA和RNA差异的描述。

 

5# Genetics:X、Y染色体DNA交换比预想的频繁

 

 

2016年3月23日,发表在Genetics上题为“GeneticDiversity on the Human X Chromosome does not Support a Strict PseudoautosomalBoundary”的研究发现,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中的DNA交换来得比想象更加频繁。该观点与目前的科学共识截然相反。这种杂乱的交换,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多样性、健康及疾病的理解。

 

6# Science:无Y染色体也可繁殖后代

 

 

2016年1月29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为“Twogenes substitute for the mouse Y chromosome for spermatogenesis andreproduction”的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使无Y染色体的小鼠重拾生育能力。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其它染色体中的两个基因足以恢复无Y染色体的雄性小鼠精子的形成过程,且形成的精子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可与卵子结合并形成胚胎。


 

来源:生物探索